风险告知书
欢迎访问今晚免费公开资料官方网站!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信息 > 正文

新中国邮票市场的发展历程简述
文章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6-02    点击:

伴随着集邮爱好者队伍的不断壮大,且邮资票品的种类五彩斑斓,以一己之力很难搜集齐全,拾遗补缺、互通有无、集邮交友成为集邮爱好者之间的一种趣事,于是邮友间邮品的交流与交换随之产生,同时为这种交流与交换提供的场所也应运而生,因此,新中国开始有了最初的邮票市场。新中国邮票市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,既有惨淡、更有辉煌。

新中国邮票市场的历程其实就是新中国邮票的发展历程。

第一阶段: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——六十年代中期。这个时期的邮票设计堪称精美,内容选定涉猎很广,俗称老纪特邮票。

新中国成立,人们对新生活有了梦想与追求,他们不仅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,更加渴望精神世界的追求,由于当时的文化生活非常贫瘠,集邮活动作为一种相当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,在机关、学校、部队、厂矿等许多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群中蓬勃起来,这个群体从牙缝中省出一点钱,购买自己心仪的邮品,更多的人群是从亲朋好友的间的往来信件中拾取乐趣。这种简单的搜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邮友的欲望,交换的方式便成为邮友间拾遗补缺的最佳方式。当时最热闹的场所就是北京东安门一带的杂品市场,在这个市场的一隅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邮友交换自己的邮品,谈论集邮的乐趣,炫耀自己的邮品,他们之间有的成为一生的知己,这块宝地便是新中国最早的邮品市场雏形。

第二阶段: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——七十年代末期。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,集邮活动也作为封资修的产物早到禁止,这个时期,许多邮友间的交流转入地下活动,最为著名的场所是当时的北京南河沿一带。一位资深的邮友告诉过我,他曾经就因为在此地交换邮票被单位领回后,受到严肃批评,并作出深刻检查。即使这样,这颗火种没有熄灭,一直悄悄传承。

第三阶段: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——八十年代末期。随着拨乱反正,?1979年,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寂十多年的的集邮活动,在位于北京王府井东安门大街上的中国邮票总公司门口,重新开始了邮票交换活动。开始时三三两两, 1980年春暖花开时节,东安门一带的集邮者越来越多,以邮票公司门口的人密度最大,扩展到马路北面,向西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,甚至有人会到马路上交换。尤其是新邮发行的当日,集邮者多达数百人,这里成了一个临时交换场地。1982年至1983年,在和平门中国集邮总公司门口,每当发行邮票时,会吸引不少人购买新邮,大家带着邮册在大厅内观摩,再到大门口两侧,或地铁站外背风处进行起交换活动,而且人数越来越多,天津、河北等外地邮友也闻讯而至。交换者中也有的兴趣相投,便另找安静的地方进行交换。一到星期天,这里就像赶集似的人山人海。当执法人员前来,轰不散人群时,干脆进行查抄,他们不但没收集邮者的邮册,还会盘问集邮者一番。每次查抄后,都会萧条几天,风头一过,集邮者又慢慢地重新聚合。此后,基于同样的原因,集邮“市场”从和平门又迁到六部口邮局门口,又从六部口搬到三里河邮局,1987年被迫又搬到复外邮局门口(北京市集邮协会楼下)。聚集、查抄、再到聚集、再查抄……集邮者成了“打不散的游击队”。

第四阶段:北京市集邮协会为了维护集邮者的利益,多次呼吁为集邮者提供邮品的交换场地。北京市集邮协会杜庆云会长出面寻求市政府的帮助,并与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联系,得到大力支持,同意提供邮票交换场地。1988年3月,由李保联、康桐岭、李伯琴、王玉先等人到月坛公园管理处,把集邮的意义,集邮者的难处,集邮协会的设想等与月坛公园管理处刘印岭主任商谈,结果达成如下协议:1.月坛公园属文物重点保护单位,不能搞建筑。2.交换活动范围为管理处外墙东侧的300多米地带。3.由西城邮协自己管理,每年交月坛公园场地费为1800元(分季结算)。 此时,邮友们终于有了落脚之地了。5月22日举行了月坛集邮市场开业典礼,市场被冠名为“北京市月坛集邮市场”,会场设在公园的具服殿前,成为北京第一个被政府部门批准的集邮市场,确立了集邮市场的合法地位。邮市开业时制定了管理制度,设立了咨询服务台,有理事值班制度及门票收费规定等。邮市门票为0.2元,会员为0.1元。虽然设备简陋,一块塑料布便可摆地摊,但总算可以合法经营邮票了。此后邮人越来越多,从每天几十人发展到每天几百人、几千人乃至几万人。

1989年,月坛邮票市场经历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变化过程,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:大热大冷,暴涨暴跌。 严格来说,邮票行市的急剧升温是从1988年8月1日中国集邮总公司提高邮票标价开始的。自那以后,邮票价格如脱缀野马,以令人膛目的速度猛升。进入蛇年以后,此情愈演愈烈。当天发行的邮票,大都要按面值翻番。有些还没有发行,邮市上就有人预先喊出高价。J、T票是涨价的重点,各种小型张、稀有邮票和集邮品(如无齿票、“博”字封、邮卡等)更是大热门。“糜鹿”无齿票,公家售价0.72元,私人当天卖10元以上,达10倍之多。“褐马鸡”邮票,刚发行那几天售价每套1.20元,是面值的3倍多。涨价风影响所及,集邮公司门前又排起了长蛇阵,集邮市场日见兴盛。到1989年3月份,月坛市场达到极盛期,人数之多、票品之丰、成交额之巨,均创前所未有的高水平。在这里,可以看到有人带有上百版的J、T票,整提包的小型张,以及进行数万元一笔的大交易。 盛极必衰,物极必反。集邮行市也不能摆脱这一规律。

“全国看北京,北京看月坛”。月坛的邮票行情,称得上全国邮票行情的睛雨表。邮票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蔓延。1997年6月9日搬到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,名称改为北京福尼特月坛邮币卡市场。 新中国邮票市场结束了长达近四十年的露天生涯,终于进入室内交易

1999年9月1日又改名称为北京福丽特月坛邮币卡市场。 1999年11月16日正式改为北京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。此阶段的邮票市场,彻底抛弃了邮品交换的方式,现金购买成为主流方式,炒作模式也正式植入邮票市场。

第五阶段:随着网络化的迅猛发展,2000年以后,邮票市场出现了两大邮票网站,南有上海的一尘网,北有北京的邮票互动网,这两大邮票网站的出现,在交易模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,邮友或者投资者间的交易变得更为迅捷,结算方式也由面对面的现金结算方式,变为电子化结算方式,无论从交易品种、数量、金额上都有了质的飞跃,邮票的投资价值更为凸显。

第六阶段:纯属本人的预测。邮票市场将来的交易模式应该朝着无纸化交易模式的方向迅猛发展,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更为便捷、安全的交易方式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外媒曝:域名保护意识逐渐觉醒 海外两终端收购品牌域名
下一篇:四声母域名LDJF.com15万元被收购?

分享到: